2017教你如何做好县域电商

2017-09-14 14:16:45

县域电商1.jpg

县域电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能够独立思考不再盲从的“青少年”。2017年在移动互联网越来越成熟,马云提倡“新零售时代”的背景下,十个关键词为你揭开县域电商的发展趋势。


电商扶贫


县域电商2.jpg

2017年,电商扶贫无疑将成为县域电商工作一个最突出的抓手,也是最大的一个亮点。今年电商扶贫在组织化、精准化、产业对接、渠道疏通等几个方面有了更多的突破,也将成为省际间对口帮扶的一项重点工作。

自生态


县域电商3.jpg

平台电商的农村战略经过三年“试错”,不约而同开始关注于“自生态”,即“供应商、销售商与消费者的本地化良性循环”。更多县域决策者也意识到,如果不将GDP、就业与税收留在当地,电子商务就达不到更好助推本地经济社会良好发展的目标。但是,电商“自生态”建设说易行难,期待今年能够有地方取得突破性进展。


品牌化


县域电商3.jpg

2016年全国各地都在推进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今年区域公用品牌的打造热度也在持续,而且公用品牌的产业应用与营销推广,是县域政府决策者关注的重点,尤其是部分已经推出区域公用品牌的县域,如何将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落到实处,实实在在服务于产业与企业,将成为这项工程的重中之重。


农村供应链


县域电商5.jpg

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建设中。不管是“工业品下乡”,还是“农产品进城”,都开始面临农村供应链再造的问题。显然,服务站点的建设,只是农村电商的硬件与通路,拿什么产品与服务在这上面跑?

“农民办事不出村”作为电子政务项目,已经在全国几十个县域得到落实,运营方就坦承,这套软件就预留了十几个可能商业化的“端口”。供销社系统除了全国的大平台外,各地也都在摸索更具地域特色的“解决方案”。如何找到更高效、更高性价比的供应链与其对接,恐怕也是这些农村电商下一步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全程品控


县域电商6.jpg

对于溯源行业而言,2016年随着国务院相关政策的出台,无疑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目前大多数溯源企业提供的产品与技术服务,还是停留在“营销”的表层面,离真正意义上的“全程品控”和标准化体系建设还有相当距离。

随着消费升级时代的到来,供应链可视化,全程品控的保障,已经成为更多消费者的迫切需要。眼下,包括几大电信运营商,甚至新华网等,都开始关注这个领域。县域电商要实现“优质优价”,全程品控一定是一项最基础的工作。


大数据


县域电商7.jpg

云、端、网作为新经济的基础设施,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数据产业在国家及省一级层面的战略意义,已经得到了决策部门的高度认同,并采取相关的措施加快落实。

在县域,包括电商领域,大数据的战略作用,同样不能小看,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涉农领域,目前政府部门的数据还是薄弱。农产品、农资、农机农具的数据很不精准,生产、深加工、流通以及品牌、从业人员、电商化程度等的数据化都是十分模糊的。这肯定是一个“富矿”,相信很多机构都会伺机而入。


微营销


县域电商8.jpg

这一轮县域电商带动的新上山下乡,虽然也有政策刺激、行政推动的因素,但年轻人作为市场主体却有了更多的自觉自愿,更多的人在顺应和把握趋势。唯有更多小微主体的崛起,县域电商才能形成“万马奔腾”的气势。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县域“自生态”离不开微商群体,涉农领域有适合微营销渠道的好产品——这三点,是呼吁县域电商“微时代”的根本原因。2017年,一定会有更多县域在微营销领域找到突破口。


新零售


县域电商9.jpg

马云认为,纯粹的电商,一定没有前途,未来是属于线下线下融合业态,也即是所谓的新零售。实际上,这已经不是什么趋势,而是一个现实。

对于县域电商而言,“新零售”亦是“弯道取直”的必选项。目前村镇服务站点,很多还是停留在挂块牌、代购代销而已。农民购物有很强的季节性与地域性,不可能天天上网来购物,这也是大多数服务站点现在离开政府补贴就无法生存的原因。但是,如果将传统村镇的小超市,进行互联网化改造,并在供应链上予以强化管理与提升,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有可能是一个大机会。


农旅融合


县域电商10.jpg

将旅游业作为区域经济互联网化时代的最大流量入口,真正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特别是对于一些旅游资源很丰富的地方,通过旅游业的电商化,带动本地农特产品与手工艺品的销售,恐怕是更能见实效的方式。


短视频\直播


县域电商11.jpg

社交网红电商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恐怕就是短视频与直播的迅速主流化。在映客、花椒等直播平台,越来越多的网红开始介入一些农特产品的推介与销售,虽然转化率似乎并没有其它产品好,但作为一种新模式已经得到县域电商从业者的充分认同。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400-6770-767
售后咨询热线
0379-60190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