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ciao崔小可:理想那点事儿
2020-03-04 15:28:10
在紧邻北京798工厂的东方艺术区,一间外表酷似普通厂房、里面装修别有洞天的房子里,记者见到了崔小可。和传说中的描述一样,崔小可是一个第一眼就能让你看出个性的那种人:修身剪裁的黑西装、深灰色哈伦裤、黑色皮短靴、潮表加上黑框眼镜。你说他是做电商的可能没人信,要说是时尚圈的还差不多。
崔小可
其实说他属于时尚圈也没错。崔小可广告人出身,从北京服装学院视觉传播专业毕业后,他便进入了4A公司,先后在JWT、saatchi等广告公司待了五六年。2005年,他又参与了娱乐产品内容行销的公司,那是中国第一间做电影产品植入的公司。
不过在2008年,他告别广告圈子,进入了电商圈子。
他觉得,“电商是个很奋进的圈子,这个圈子的人很单纯,特别是base淘宝的东西。大家都是踏实做事的人,很神奇,我接触过那么多圈子的人,就觉得这个圈子的人最干净。”
一年后,也就是2009年12月,他和老婆一起打造的“俏ciao!”品牌就冲到了淘品牌的位置。
来自芳芳的俏
Ciao是什么意思?这个店是怎么诞生的?
崔小可:俏的全称是“CIAO!da Fanfan”,就是“来自芳芳的俏”的意思,芳芳是我太太的名字。俏最早的时候其实就是我太太卖她自己不穿的一些衣服。
我和太太本身就很喜欢服装,我是北京服装学院的,我太太是武汉纺织学院的,做服装确实是有兴趣和理想的东西。
我比较喜欢“俏”这个单词,它是意大利语,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词,既是“你好”也是“再见”的意思,是一个最日常的问候。
在服装的风格里我也比较喜欢意大利,因为意大利是把服装往艺术品做的国家。真正服装起源在法国,把服装变成商品的是美国,把服装变艺术品的是意大利,所以我就起了意大利语的这个名字。
不过,我们不是服装设计这方面科班出身的,我们去学习设计,我们去学习供应链,绝对是有难处的。但优势就在于,我们的市场导向还是比较明显的,在怎么操盘这一部分,怎么去做品牌传播方面比别人的理解稍微多一点,而电子商务的确让我们拥有这一的能力的人拥有了机会,
据我的了解,在电商圈内广告人非常的多。广告的呈现方式就是文字和图片,而对于电子商务来说,文字和图片是你售出的第一件产品,第二件产品才是你的产品本身。
过去的经历对您打造品牌有什么影响?
崔小可:我最早是做设计师出身的,但不是美术科班的,我是个典型的文科生。在北服学视觉传播之后,我发现我的确在视觉上是有所建树的。但我的能力完全在眼光不在技术,让我做让我画我做不出来,多年的经验全部集中在指导别人怎么做好上面。
当年在广告公司天天就是碰想法,天天掉头发,碰十五个不行再十五个想法。而真正执行起来我们会把乱七八糟的好点子拼凑起来,接下去就会请世界上最牛的摄影师、后期、插图师来做。
所以我们不一定会做什么,但是我们知道我们要什么。这个东西直接带到我现在的工作里头,我们不一定要知道这个面料是什么、袖子有多长,但我们只要知道最终是什么东西。这也是强调我设计团队最重要的东西。
另外也就是对衣服的眼光,还有品牌营销方面,我比没干过这事的人明白一点。
现阶段你最大的困难在哪里?
崔小可: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人。去年年底的时候公司才47个人,设计师就我太太一个人,市场部就我一个人,所有人都累死了。现在也就一百多人。
现在我们平均每礼拜上新33款左右,而设计师全职有三个,兼职有三个,等于总共只有六个人,平均一个人一天要设计一套,而且是成品一套,这是相当困难的。
现在的分工是,我对行业,我太太对消费者。她主要负责产品,从设计到供应链,供应链的活儿是“脏乱差”。假使我要把我太太解放出来,那就需要找到靠谱的人,而这个人我认为应该在线下做零售的传统企业,年薪在200万的人群里。没有10万月薪的也不靠谱,这不好找。现在我太太是全公司最累的,我是第二累的。
还有做平面设计的人,缺得很严重,很多点子很多步骤因此都不能实现。
有了人事儿就好了,问题就是没有靠谱的人。并且还要看成本,在北京,人才的成本很贵,所以在北京是天不时地不利,成本很高,做也得累,外表光鲜,人力成本要几倍几倍高于其它地方。
除了缺人,还缺钱,这是很俗气的一种缺法,家家都缺。因为错过了今年秋冬最好的节奏,最大问题的还是资金。
理想那点事儿
你们每周都上新一次,是怎么做到的?
崔小可:传统公司一年只开发两季产品:春夏一季,秋冬一季;做得比较好的公司开发四季产品,开四次订货会:春、夏、秋。冬。绫致现在正在研究十二季,每个月一季,每个月都开一次订货会。
我们一年五十二季,每一季都有几十款产品。开发的数量超过国内99%的线下产品,唯一比我们多的就是像ZARA和H&M这些国际的快时尚牌子,对于我们这种小公司,难度可想而知!
事实上,很多淘宝上的小店都是买手的店铺,也就是采卖,买了就卖买了就卖,他们的上新频率可以变成一周,甚至缩短成一天,反正就是买嘛。消费者也很认这一套,你会发现一上新销量就上去,一不上新销量就下来,这让我们如何是好?只能选择跟随。
对于我们这种要自己设计的公司,每年有这么多款的要求,这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一旦控制不好就会造成很多的成本和库存,那就会很危险。
既然如此,为何不像其他人一样买货上新,而是自己设计?
崔小可:理想啊,理想不在那里,目标不在赚钱,主要是把“俏”这个牌子做好一点,争争光。
我们的梦想是做中国的TOPSHOP。TOPSHOP是英国的牌子,在欧洲是ZARA和H&M的偶像企业,因为它也是做快时尚的,但是它的品牌相对要时髦得多。
一般的品牌,trendy流行款所占的比重不超过15%,一般在10%以内,只是提个气儿,有个形象。ZARA大概占到15%,但ZARA在消费者心目中已经是算很流行的了。H&M会低一些,大部分是一些基本款。
我们想做一个中国的快时尚的牌子,想做一些平价奢侈的人人都买得起的时装,这个是我们的梦想。但是这条路并不好走,它基本上把人逼到了绝路。
国内的服装设计是否有很多是抄袭国外的?
崔小可:全世界的设计都是互相copy的,所以抄袭并不是一个关键。在设计行业里面,特别是服装行业,现在没有界定和区分抄袭这个概念。
俏从2008年开始做,起先在动物园拿货,09年逐步转向自己设计,现在95%的产品都是自己设计的,但是我们不会偏原创和个性。比如我们和裂帛在风格上肯定是有区别的,这毋庸置疑,他们是偏民族风边缘化,我们是小欧美风。但是我们最大的区别在于,裂帛比较偏重于表达内心的东西,我们比较偏向于流行。这个时间上流行什么,我们会跟随,最好能做到引领者,但是这是很困难的。
既然选择了跟随,如何才能引领?这看起来是矛盾的。
崔小可:像服装行业里,一线品牌都是引领者,实际上背后的推手是买手,而不是一线品牌。好比一线品牌今年推出了几个系列的衣服,世界各地的买手会思考这些衣服有什么共性,那么今年就会流行什么。是他们去制造舆论,舆论才能引领流行趋势,而并不是某一个人在引领。
所谓的买手有三类,一类是专门制造舆论的,也就是媒体;另外一类是咨询公司,他们是服务于各个品牌,他们只有制造出一个流行趋势和方向,才能去指导别人;第三类就是各地大中小品牌的买手,就是采购,他们会根据当季的趋势去买一些东西,买着买着多了流行趋势就形成了。当然这些全部都是在发布会之后。
世界一线品牌的发布会作为参考会提前一年举行,二线品牌的会提前半年,所以提前一年看完东西舆论就出来了。因此流行趋势不是一个牌子,流行趋势只是一个观点,或者是一个颜色。到那时候谁家都会有一个那种颜色。
平价的奢侈品
“平价”和“奢侈品”似乎是一对矛盾的概念,俏的这个定位怎么理解?
崔小可:为什么我要选奢侈品的概念,其实只是对奢侈品比较有兴趣,我们的产品实际上也是大众消费品。
我们的目标群体是22~30岁的女孩儿,有个性,开放,有自己的见解,想要时髦,不喜欢撞衫。具体到人,一般是小模特或者三四线演员,大部分都是文艺圈的。之所以我们的目标群体不在一二线演员,那是我们的价格对他们来说太“平价”了,但它的设计感对于三四流演员已经足够成为“奢侈品”了。
对于我们来说,服装也在往快速消费品变,尤其是我们正在做的这个商业模式,它不是以长久的生命力和高额的价格取胜的,而是需要他们迅速地反应,能用极低的价格带来一个当季穿着的欢乐感受。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平价奢侈品和以往做的大众消费品是差不太多的。
在俏的淘宝店铺首页放置的都是比较个性的服装,但这类服装的销量似乎并不好,那为什么还放?
崔小可:是的。这些服装的销量卖十几二十件的都有,我们基本没有爆款,没有人用心去做爆款这件事情,所以说我们做得有点理想主义。
这些个性潮流的东西之所以挂在首页,是为了定义店得调性。特别是对于新的品牌,这个很重要。你要是记不住、没话题,那你就别想下一步把它卖出去。
就像TOPSHOP,他们的trendy部分占了25%,但是他们还是卖得特别好。按说这是卖不出去的,commercial的 东西才是卖的出去的。一般trendy控制在15%以内,75%做commercial,5-10%做basic,就OK了。
而我们现在差不多50%是trendy,所以我们不可能做得轻松,因为大多数款的量是比较低的,低到供应链都很难解决了。调性定在那里,走量的还是几个爆款,这样比较轻松,这样才能活下去。
那你怎么解决这个生存的问题呢?
崔小可:当然,当规模到一个量级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会慢慢变小。现在ZARA每年有15000款,进中国的8000~12000款,如果不以全球两千家店来做数量的支撑的话,他也同样会面临问题。
ZARA就是个典型的模式,所以这跟规模有相当大的关系,如果这个体量足够大,这个模式是可以被利用的。
不同阶段做不同事情。如果体量不够大的时候,你的成本就比较难控制,压不下来,并且积压了很多的库存。如果像ZARA有2000个零售终端,库存就可以被分担,而我们只有一个店,就会碰到我们现阶段的问题。
所以渠道扩展也是我们明年的一个重头戏。拓展其他的线上渠道,不排除有其它线下渠道的可能。
您认为线上和线下打造品牌的区别在哪里?您会考虑做线下吗?
崔小可:投入可控,这是唯一的区别。每洒下两粒石头就会掀起一次波澜,在网络上这是可以被看见的,可以被量化的,而线下是不行的。线下的动作往往会是先批五千万的budget,然后在一年以后才知道效果。
线上零售品牌非常有必要做线下。当然,也得看他想要什么,如果想要的就是在线上赚钱,没必要。如果真的是要做品牌,需要积累品牌的厚度,你踩到地上是必须的。而且一旦踩到地上,你要承受不赚钱的可能,这个需要有理想来带动和支撑,否则很困难。
所以,不管能不能拿到足够的投资,我都想做线下这件事情。把俏做成中国的topshop,目标就是这个,可以很长一段时间不赚钱,因为未来会赚钱的。但是这个圈里很多人不是这样想得,都是以赚钱为目的。
独立B2C很多是为了做平台,干的是平台的事儿。淘宝上的卖家大多数是务实的,就是为了赚钱。我们就是比较特殊的,所以做起来比较累,也可能是由于我们没有做好吧。做得好就两方面都有了,既有理想也能赚钱,要不然就是我站着说话不腰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