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沱工社:做小众才盈利

2020-03-09 15:27:01


沱沱工社CEO 杜非


在京城这场愈演愈烈的荔枝大战中,沱沱工社却显得颇为低调。 

5月10日,沱沱工社几乎和顺丰优选同时在官网上新了海南妃子笑,甚至连价格也同样定在59.8元/公斤,但是相比顺丰优选以及本来生活在随后打出的“航空速运”、“24小时内达到”、“原产地”等荔枝概念,沱沱工社荔枝这一品类的卖点似乎并不像另外两家吸引人。 

沱沱工社CEO杜非给出的解释是:“荔枝不是高消费品,消费周期也只有十几天,我们不会花大精力做荔枝,但会重点运营接下来上市的樱桃等水果。” 

对于沱沱工社来说,只赚吆喝是远远不够的。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商”才是电商的本质。放弃荔枝市场,而对于即将上线的“桃李满天下”大做文章,沱沱工社的目标清晰:稳扎稳打,保持利润向前。 

这个中国生鲜电商最早的试水者,已经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5年之久,先后投入7000万元,直到今年上半年才看到盈利的曙光。 

前不久,著名电商媒体人龚文祥曾在微博上贴出一组数据:2012年,沱沱工社的增长为181%,营收2311.2万元,毛利为474.9万元。沱沱工社的经营范围包括有机水果蔬菜、海鲜、零食饮料、鲜肉等16个品类共3000多种产品。 

杜非将沱沱工社的盈利称为“阶段性盈利”,接下来的一年,沱沱工社还需要精耕细作,不追求规模,不盲目跟风,而专注于做好商品的把控,产生可持续的毛利润,在外界普遍不看好的生鲜电商中,杀出一条盈利的血路。 

贩卖“有机” 

每隔几周,在沱沱工社的官网上,就会出现一个“现猪团”,即从周一到周五下午,沱沱工社的会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猪身上的部位进行团购,如果能集满十头猪的量,“现猪团”成功。 

周五下午后,“现猪团”活动结束,沱沱农庄的猪进入专业屠宰场进行分割和包装。周六上午,冷链配送团队已经在送猪肉的路上了。 

杜非将这种反向C2B称为“稳赚不赔”的生意。因为一般来说,猪头以及猪的下水料是很难出售的,但网络将这种小众需求聚 集起来,这些原本会带来损耗的东西反而成了毛利最高的产品。同时,这些生鲜猪肉都来自沱沱工社的自建农场,省去层层的渠道费用后,猪肉也成为沱沱工社最为赚钱的品类。 

与中国绝大多数的食品垂直B2C不同,沱沱工社拥有自己的有机农场,这让沱沱工社可以在定价上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2009年,沱沱工社创始人董敏在北京郊区一块1500亩的改良土地里,开始种植有机蔬菜、养殖有机家禽和家畜。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不同,沱沱工社严格执行国家关于有机农场的规定,这里的蔬菜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家禽和家畜被分别放养在一块块划分好的田地中。 

在创办沱沱工社之前,董敏已经是一名成功的商人,她与先生创办的九城集团是一家典型的IT公司,于2004年在美国纳斯达克完成上市。尽管在商场打磨多年,母公司也给予丰厚的资金支持,但是当董敏进入有机农业产业时,还是面临理想落地的巨大挑战。 

农业是一个周期特别长,且“看天吃饭”的产业,有机种植并不易,而比种植有机农产品更难的是,从一开始,沱沱工社就准备打造生产+B2C+冷链配送的全产业链,并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开设农场与冷链配送。 

由于缺乏知名度,订单量不足以支持整个网站的运营,加上冷链配送需要投入上亿资金,董敏最终关掉了上海和深圳的业务,只保留北京地区的冷链配送。 

“现在看来,当时关掉上海和深圳的市场,只专注北京地区是对的。在北京这5年,从供应链端到最后的配送端,我们跑顺了整个流程。在流程不清晰的情况下,盲目扩张市场是很危险的。”杜非告诉《天下网商》。 

而在北京市场精耕细作的这几年中,董敏和继任者杜非一直坚持将沱沱工社打造成为安全、有机的生鲜食品平台,产品在任何时候都是公司“安身立命”之道。 

目前沱沱工社的产品分为自产和采购两部分,但无论是自产还是外采,都必须经过沱沱工社内部的检测。去年年底,曾有一位与沱沱工社合作多年的生产厂商,其有机梨被检测出农残超标,三车的货被全部退了回去。 

“我们合作了很多年。尽管这个梨品质非常好,我们也觉得可惜,但对农残超标我们是零容忍。”杜非明白,食品生鲜这个行业,是可以做一辈子的行业,沱沱工社几年来一直在产品和品牌上做优化,才最终让消费者产生依赖,一旦失去了这个基础,就是砸了自己的招牌。 

事实上,沱沱工社一直以做中国的Whole Foods为目标。在2008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候,Whole Foods在美国的销售额不降反增,而目前在中国,经过前几年的艰辛经营,杜非预感,沱沱工社的商机也已来临。 

“这几年不断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中国的消费者对于安全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有机食品的信息开放和可追踪,让有机农产品的安全性有了保障。稳定的中产阶级是有机产品在中国打开市场的保证,可以保证持续的重复消费能力。并且,这几年政府对于有机农业开始在政策上进行扶植,加强监控,这些都有利于这个行业的发展。”杜非说。 

在这个以品牌背书为卖点的行业中,生意的背后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信任关系,杜非明白,有了信任,生意自然能来。 

品类做减法 

原当当网COO黄若曾说,过去十年电商主要是平台的成功,未来十年属于细分市场,但垂直类电商要做到细分领域的5%到10%才有生存机会。也就是说,越细分的垂直B2C,越有竞争力。 

沱沱工社专注生鲜电商领域,杜非提升其竞争力的方式:不做“大而全”,而是在品类上做减法。 

生鲜电商的成本和利润几乎是透明的,尽管有机农产品一般能保证50%的高毛利,但是全程的冷链配送,使配送成本基本维持在40元/单。高损耗以及高配送成本,一直是生鲜行业难以盈利的两个难点。 

自2012年下半年杜非加入沱沱工社,他给自己定的盈利时间表是18个月。 

“生鲜电商是可以盈利的,这个利润要从损耗里面抠出来,损耗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要将损耗控制在最良性的程度。”杜非说。 

举一个例子,一般叶菜和根茎菜从出土到入仓,三天后就不能卖了,还占用冷气和仓库。由于水果和蔬菜的不可控,沱沱工社每天的损耗大约在34%,而杜非控制整体损耗的手段就是做好“头部产品”。 

“水果是突破消费者心理防线的品类,通过品质和价格,消费者可以对比。猪肉存放的时间比较长,容易保鲜,只要价格拉到和超市一致,就很容易卖。事实上,真正赚钱的,是我们的肉和自产菜。”杜非告诉《天下网商》记者。 

除了找到头部产品,保证利润的空间,杜非认为,生鲜电商要盈利,还要在品类上做减法。在接手沱沱工社后,杜非在品类和SKU上做了大规模的改动,减掉保健品类目,将SKU数量从4000缩减为3000。 

“对于垂直B2C来说,是不能无限制扩张品类的,天猫超市、京东或许可以这样玩,但是我们不玩,沱沱工社定位的就是小众群体。即便这些东西会给你带来销售,但是为了这10%的销售而浪费你的销售成本是不划算的。”杜非说。 

另一方面,杜非和他的团队也通过研究消费者的购物行为,由数据分析消费者的购物需求,以此提升选品能力。实际上,在将SKU从4000缩减为3000的过程中,沱沱工社替换掉了将近一半的品类,也就是2000个SKU,并通过数据分析,补齐另1000个SKU。未来,杜非希望推进沱沱工社的产品往有机全品类上靠近,既做有机食品,也做有机全品类。 

而在网站的商品分布里,杜非将产品分为头部产品、陈列性产品以及长尾产品。头部产品占到一半以上的SKU,主要以沱沱农场自采的猪肉和蔬菜为主,因为控制生产端,毛利率最高。其次是陈列性产品,占800~1000个SKU,主要以常温产品为主。最后的长尾产品,则是以有机类用品为主。 

虽然一直在强调品类做减法,但随着沱沱工社会员数量的增加,杜非也在计划以产品的相关性和互补性来扩品类。 

“我们希望自己是一个培训师,培训客户对于有机理念的认识,对于食品安全的认知。除了有机食品,我们要慢慢往有机用品延伸,做有机的全品类。这些也算是我们的长尾产品。一个高手,不是跟着用户走,而是有本事让用户跟着你走。”杜非甚至开玩笑,要将好友王治全的大朴网的产品拿一些到沱沱工社上卖。 

而对于各大食品电商热衷的母婴和酒类两大类目,从红孩子出来的杜非则坚持不做母婴,原因是太特殊;而沱沱工社一直做得不温不火的酒类,杜非则想转给酒仙网。任何产品都有可能带来潜在的流量,但是在“多一个SKU就是灾难”的生鲜电商中,品类做减法就显得无比重要。 

锻造产品力 

“在品类上做减法,这只是运营技巧,一个企业的真正竞争力在于综合实力——产品力。” 相比如何营销,杜非更关心的是,如何锻造一个公司的产品力。 

沱沱工社的物流团队,有这样一整套服务的流程:先在客服面前打开包装盒,确认物品是否受损,逐一清点过目,再让客户签收。 

每次送货完成后,沱沱工社的配送人员会主动提出回收包装盒,并给予客户小小的奖励。如果将沱沱工社快递员的服务流程进行细分,中间可以分出28个小流程来。在杜非看来,快递员是客户接触沱沱工社的最后一端,一定要在流程上进行规范。 

在沱沱工社办公室的一面墙上,醒目地贴着几个大字:“今天,你为差异化做了什么?” 

“如果真来了一次‘荔枝大战’,产品同质化,只是拼价格和营销,我们北京的几家生鲜电商就都是输家。差异化是为了让用户记住我们的产品。这才是我们的产品力。”杜非说。 

今年开春,沱沱工社的草莓卖得特别好,很大程度与沱沱工社“自产有机”的概念有关。草莓的品种不少于几十种,品质上有着千差万别,如何找到消费者最能接受的口感,需要依靠数据的分析。通过后台的数据分析,沱沱工社准确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杜非将这种选品的能力,称为产品力。 

事实上,产品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包括选品的能力、财务的监管和监控、资金的使用、物流的服务能力等等。 

在北京市场精耕细作5年,杜非认为沱沱工社一直在锻造自己的产品力。 

第一是流程,从团队如何选品、营销到反馈,这些流程都需要做到数据化和信息化,减少人为的判断。 

第二是产品,是扩张还是收缩,不同城市之间的品类是平移还是汰换,这需要人的经验。 

第三,IT系统的测试,是不是从点击到购物车,还需要有库存、购物行为、促销功能的分析。 

第四,流畅的现金流规划、资金的分配,保证公司的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 

第五,则是完善的客服体系,杜非赋予呼叫中心第一决策权、商品的下架权、赔偿权和调配权。 

去年,微博上一场轰轰烈烈的“京东爱情故事”被炒得沸沸扬扬,事实上,这是一场“有预谋”的营销,实则是为沱沱工社入驻京东有机频道打广告。虽然话题被炒得很热,但是最终沱沱工社的番茄卖得并不理想。 

这个不理想或许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沱沱工社的成功,天猫和京东的人流不是它的用户,沱沱工社的自有平台已经积累了一批对生活有品质追求的中产阶级。 

这些用户平均每月的购买率是2.7%,客单价270元,因此,沱沱工社相比顺丰优选的免费配送、本来生活的满60免配送费,可以很有底气地将免运费的金额提升为98元。 

除了自有渠道,沱沱工社还进驻了天猫、京东、库巴等第三方平台。对于渠道铺设,杜非认为,广告意义大于销售意义,这些第三方平台的消费人群,与沱沱工社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也就是说,“天猫和京东的有机频道,暂时还有人群没有客户群,现在先是渠道占位为主”。 

当竞争对手顺丰优选在今年上半年连开8个城市,并将冷链配送覆盖天津,本来生活已计划涉足上海等城市,沱沱工社也在计划进入上海和深圳等一线城市。 

“上海的市场已经起来了,现在的盈利状况证明北京的经验可以被复制。要不要进驻深圳,我还是很犹豫。因为要进入一个新的市场,并不是简单的页面移植,也不是买手移植,想要和消费者长久走下去,还是需要谨慎一些。但对于上海市场,我们可能会先用品类测试、虚拟库存的方法来远程。如果订单能支撑,我们就会在上海建仓,但这一定是核心品类的小仓。”杜非说。 

在电商行业已经经历十多年的杜非,见证过PPG等一批垂直B2C的速生速死,而当他进入生鲜电商这个领域,面对电商扩张的快与慢,他始终坚持自己刚来时的理念。 

“生鲜电商这一块,品质是第一位,如果你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因为抢市场而做,把自己抢死的不少。任何公司都要看到自己的根是什么。”杜非一直提醒自己保持清醒。 

这个立志做好小众市场的生鲜电商平台,已经离自己的盈利梦想越来越近,这对于所有的垂直B2C或许都是一个启示:有没有勇气放下,决定你能走多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