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乡村工业复兴 ——读陈恒礼《中国淘宝第一村》

2019-10-11 09:59:11

互联网时代的乡村工业复兴

——读陈恒礼《中国淘宝第一村》


魏延安


不知为什么,阅读淘宝村相关资料的时候,我总是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乡镇企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农村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不久便兴起了乡村工业的浪潮,泥腿子上岸,就地搞起了第二产业,一时间“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到上世纪90年代初,乡镇企业竟然吸纳了1亿农村劳动力,成为中国工业化的重要力量,农民“离土却不离乡”的工业化确实是又一次伟大的创造发明!关于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这一段历史,常用的官方表述是“异军突起”。


但好景不长,在国企改革加速、外资加快进入、私人企业兴起等因素的影响下,乡镇企业产权不明、体制不活、技术不高等弊端越来越严重,以春兰集团的衰退为标志,整个乡镇企业逐渐成为历史,让人唏嘘不已。随后,中国农民的命运被迫逆转,走上了“离土又离乡”的外出务工之路,期间的辛酸与造成的社会问题至今难以消解。


但星移斗转,三十年后的中国乡村再次兴起了新的工商潮,这便是淘宝村。根据阿里研究院的报告,2015年中国淘宝村已达780个,覆盖活跃网店超过20万家,而且依然保持高速的增长态势,并日益向集群化方向发展。但仔细观察淘宝村,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淘宝村虽然在农村,但不姓“农”,主要还是做服装鞋帽等轻工业产品,而不是卖农产品。乡村何以具备了工业品的竞争优势?


为什么淘宝村会在网购时代成功杀出?


以前有一些思考,但读了《中国淘宝第一村》,又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梳理。


首先,我觉得是赶上了信息化时代的潮流。上世纪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兴起,是赶上了短缺经济下的消费热潮,几乎是造什么都能卖,一些乡镇企业起家就是几个桶、几把榔头。而到了今天,想在传统市场中杀出一片天地,对缺少资本、技术更缺市场的农民而言难度极大。


然而,互联网全面普及,全民网购兴起,农民坐在家里的电脑上就能闯市场,只要发挥好自己的比较优势,照样也能在电商时代打开空间。不过,信息化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而淘宝村具有天然的成本竞争优势,最终让这一切成为现实。淘宝村的竞争优势大体有以下五点:


其一,人工成本低。吃住都在自己家里,起步之初也不用雇人,都是“父子兵”“夫妻店”“兄弟连”之类的组合,挣多挣少都是自己的;而且没有工作时间限制,再苦再累,心甘情愿。


其二,资金成本低。银行不给贷,农民自己借,基本上都是亲朋好友集资,有天然的信用基础在里面,一般也没有沉重的利息负担。


其三,土地成本低。刚开始是前店后厂,屋前院后,几十到几百平方米,简单搭建,照样生产出精美的各类“宝贝”;再要扩大的时候,村上划出一片地来,根本不存在征地拆迁、高价赔偿之类的问题,产业扩张成本低。


其四,技术成本低。做网商虽说技术含量不高,但入门关就不好过,而农村的熟人社会恰恰弥补了这一缺陷。


从《中国淘宝第一村》中可以看到,尽管孙寒等“三剑客”感觉开网店的人越来越多,会影响自己的生意,订立了“攻守联盟”,不再向外人传授开店技巧。但怎奈这亲戚那朋友的关系,很快“攻守联盟”就土崩瓦解,乡亲们纷纷入行,这在城市的生人社会是不可想象的。


其五,信息成本低。信息不对称下的博弈最终往往受伤的是农民,以往的订单农业最为典型。但铺天盖地的互联网极大地弥补了农民的信息短板,更重要的是,还有带头人的信息探路,他们已经把路子趟出来了,大家只要跟着走就行,“羊群效应”在淘宝村表现得淋漓尽致。


由于以上原因,淘宝村在网上的竞争优势就显现出来,那就是便宜实惠,恰恰符合“实惠淘宝”的定位。


“两头在外”的淘宝村还能走多远?


上面从市场的角度探讨了淘宝村的竞争优势,现在再换到产业的角度。淘宝村从事的产业,还有典型的“两头在外”特征,即原料在外、市场在外,村子只是一个加工包装分散的基地,这一点又颇有点东南沿海一般加工外贸产业的特征。按理说,今天的工业已经到了向智能化、信息化过渡的新阶段,淘宝村的产业似乎又传统了些,然而他们却实实在在地生存在乡村的土壤上,这是值得深思的。


“两头在外”的一般加工贸易模式是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支撑,借助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较低的行业门槛,东南沿海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服装纺织、玩具制造、电子产品等产业,基本上原材料从世界采购,然后再走外贸渠道,卖到世界各地,中国制造由此铺天盖地。


但所谓的比较优势总是处在变化之中的,经过20年的时间推移,中国一般加工贸易的优势正在逐步丧失,核心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于是这些产业出现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好多此类企业积重难返。在此情况下,淘宝村的“两头在外”模式却茁壮成长,难道不值得奇怪吗?


归根结底,还是具有竞争优势,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上面总结的五个优势,使淘宝村的产品具有竞争力。同时,淘宝村的主要产品不是卖到国外,而是卖到网上,其面临的竞争对手目前不是世界,而是网上的同类产品,上述优势已经够了。更重要的是,在基础设施大大健全的今天,乡村工业化的基础条件已经改变,一般工业理论上的乡村劣势正在转变为优势。这也是这些年一些纺织电子工业开始向县域甚至乡下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顺着淘宝村的发展趋势再向前推测,会不会在互联网的新经济基础和传统基础设施改善的双重作用下,中国的乡村又会兴起一次轰轰烈烈的乡村工商业复兴?一如众多专家对“沙集模式”点评的那样,开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路子。这也在启示我们,一般加工贸易不是只有向第三世界更贫穷国家转移一条路,还可以将目光对准中国的广阔乡村。如果是那样,真的又应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老话,而农民也可以再次回到改革开放初“离土不离乡”的理想状态,中国的城镇化格局又将为之一变!


但是,这一切也不会轻易实现。因为淘宝村今天从事的产业非常传统,竞争的优势并不能说十分突出,也没有进入的门槛,一旦扩散开来,同质低价竞争几乎不可避免,而农民一般欠缺技术创新、管理提升和规模扩张的实力,如果不能及时转型升级,那又将可能重蹈乡镇企业的覆辙,这无论如何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让淘宝村走得更远,政府、平台、企业、网商、学界等各方力量,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作者简介:

魏延安 共青团陕西省委农工部部长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400-6770-767
免费咨询
邮箱/Mail:sx@lyshanxun.com
地址/Add:洛阳市洛龙区恒生科技园6号楼15楼
关注闪迅
Copyright © 洛阳闪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 豫ICP备15015471号-1
× 汝阳迅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阳迅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孟津迅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